华文文苑奇迹网>科幻>东北第一堂 > 第27章:玄门实验
    最初十七局单设了一组科学团队,都是由各地高校的老教授里选出来的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聚在一起完成完成一个室内试验,我拿着被简化过的资料,一行行文字下,好像实验室就呈现在眼前。

    根据资料上的形容,简单的说,所谓的双缝实验,就是通过单缝向屏幕发射弹珠,在屏幕上是弹珠通过缝隙以后得到的一条竖线图案,然后通过双缝向屏幕发射弹珠,在屏幕上得到的是两条竖线。

    如果现在改成水波,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密度用中心向周围递减的图案,通过双缝向屏幕发射水波,屏幕上得到的是一个条纹干涉图案,因为通过双缝之后的水波会互相叠加或抵消。

    通过单缝向屏幕发射电子,在屏幕上得到的是电子通过缝隙以后的一条竖线图案,和宏观弹珠表现相同,所以通过双缝应该得到的是和宏观弹珠一样的双线图案,而在实际进行中却得到的是一个和宏观水波双缝一样的条纹干涉图案,这个团队是罗培延带领的,团队认为是大量的电子互相碰撞得到的条纹,既然这样,就改成一个一个的发射电子。

    当第一个电子到达屏幕以后再发射第二个电子,结果惊人的发现,一样,依然得到的是条纹干涉图案。

    对此唯一的解释是,单一的电子由无数的可能性构成,这些可能性包括了该电子通过了双缝中的左缝,该电子通过了右缝,该电子没有通过任何一条缝,在通过双缝后,该电子是与自己的可能性发生了碰撞,产生了不应该出现的那种情况,即条纹干涉图案。

    这个试验结果是现代物理无法解释的,所以科学家决定用观察的方法看看到底在双缝试验中发生了什么,在安置了高端仪器追踪检测观察时,发现电子在屏幕上打出了如宏观弹珠试验一样的双线图案,而撤掉观测,则又变成第一种情况。

    仅仅因为观察者的观察,电子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当我们不观察的时候,微观粒子表现出波的特性,而当我们观察它的时候,微观粒子就规规矩矩的表现出粒子的特性。

    当初国内外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断:一个物体,当有人观察它时,这个物体发出具有粒子特性的光子,而没人观察时,这个物体其实是一个不可见的波——它可以是任何东西,难道这个世界是幻象?

    人为的观察电子如何穿过双缝,限制了电子的其他可能性,而这种限制仅来自于,它被观察了。

    你自以为了解你身后的世界,可是你知道吗?在你转身的那一瞬间,你身后的世界变成了你看到的世界,在你看的前一秒,并不是那样的。

    不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在这里,而是你去看的那一瞬间,世界变成了你看到的样子。

    这个结论出来以后,轰动了整个团队,因为一旦用物理学的模式验证成立以后,就会产生颠覆性的结果,也就是说,世界实际是唯心的,以心识作为运转力量,合成了各种因果,这是十七局没想到的,也不能承认的,于是,一方面高层开会决定把实验室封存,一方面汇集了一批玄术人士,也就是当时特别三组的第一批成员,任务是从玄学的各种仪式和各个角度诠释当时实验室发生的双缝实验是否真实,而选用的第一个方术是,鬼塚实验,来自西玄术,操控人是白荀;第二个试验是时间回旋,重置和速度,就有了曲谱,负责人已然是白荀;等到第三个试验,是通过本土东方的巫门古术赠祭的方式,使得人的灵魂跳跃出一级物质世界,达到反物质状态,但是白荀在第三个试验的时候,十七局的内部消息,已经确认死亡。

    我从没想到,过了二十年,新的特别三组成立,查来查去,查的是自己内部的悬案。

    我打了个隐蔽的电话给于子飞,这是我来莫家堂第一个认识的朋友,这么大的事没他在身边,我有点发怵,电话接了,我告诉他别说话,找个时间出来,一人走一半路程,在市区西边汇合。

    汇合的地方有家咖啡馆,我先到,坐着等,我选的是二楼靠窗的位置,正好能看到楼下的马路,街上人来人往,斑马线,对面大楼的闪灯广告,一清二楚,我正想着一会服务生上来点单,是不是还要想,两个大男人居然白天上咖啡馆坐会,会不会被嫌弃,一个熟悉的身影就出现在街上,这小子过马路还挺专注,我都已经站起身要挥手了,突然猝不及防的一辆车加速奔过来,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一愣,直接喊了出来,刹那间眼前白光一现,车子在地面摩擦出一条长痕,陡然停住了,好在没有人伤亡。

    我看见马路对面的于子飞拍了拍裤子,黄天齐在前面挡了一下,变离了轨道,于子飞应该能感应到,虽然他没有仙堂,我看见于子飞的头扭转了下,再转过来就是冲着我的位置了,在二楼透明的立地玻璃窗中,他看到了我,朝我挥了挥手臂,有惊无险,很快就有警车的声音传来,路段摆上了三角标志,前面的人骂骂咧咧,虽然没伤着人,但撞坏了不少东西,也是要赔偿的。

    直到于子飞上了楼,在我对面坐下,我才吁出一口气:“吓我一跳,你过马路也不看着点。”

    “我怎么没看,”于子飞也喘着气,刚平复:“谁知道那么寸,就突然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