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苑奇迹网>科幻>东北第一堂 > 第6章:卷宗故事一
    我回到小院,推门见故人,若涵回过头来冲我一笑,几个朋友都不在的失落感顿时消失了,围桌合计了一下,我决定对卷宗进行深度调查,有些涉及到的人和事,亲自去验证。

    十七局有一点判断的很准,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很多,但如果它们在某种维度里,有同样的关联,只要抓到线路上的共性,大都能有惊奇世界的发现,既然百年卷宗是东西通用的,那现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兵分两路。

    按照卷宗的信息记录检索,每一个记载的人员信息都有联络中心的对接员,这些联络中心都是下设出去的合法机构,有的是律师事务所,有点是口腔牙医门诊,甚至有的就是独立的摄影工作室,为了需要,琳琅满目,我找到陈涛的时候,他在咸宁市的一家老宅子里。

    敲门应声开门的人,是一个苍老的母亲,我展示了联络人员的证件,陈母点点头,领我进去,我环顾四周,陈母是那种洗衣做饭,寡言少语,但对儿子的爱,处处可见。

    陈涛半躺着,支着腿,吊儿郎当,一副颓废的样子。

    我翻开这个家庭的照片影集,每一个年度,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历历在目。

    我只看了一会便放下了,所有的照片显示,陈涛是一个从小品学兼优的孩子,成长过程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没谈过恋爱,要没打过架,就是最普通的那一类,但是成绩尚可,所以考的不错,你是无法把他跟一个颓废青年联系到一起的。

    不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可能会让你面目皆非,这种例子到处都是,不足为奇,如果是这样,这个人不会被列在百年卷宗的现代篇里,更不会在Y级卷宗里出现,所以肯定有什么地方是极不正常的。

    房子中的家具也有了年头,只有空调看上去是新装不久的,我心里盘算着,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人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在。

    “我儿子到底怎么了?”陈涛母亲在阳台问我:“他已经出院了,精神病院不再接收了,说他有正常的自理行为吗,逻辑清晰,不构成精神病人的特征,但正常人活动的范围也不接纳他,比如单位,团体,我儿子被边缘化了,是个中间人。他到底有没有病,到底什么病,怎么治,完全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不正常,而且是突发的,我该怎么办?”

    我从阳台的位置看向陈涛半躺着的沙发:“你送你儿子去医院做过不止一次的大体检吧,项目很全的那种,都显示无病吧。”

    陈涛母亲马上点头道:“不止一次,不止一个地方,大的医院,好的大夫。”

    “精神病院怎么说?”

    “早先精神病院确实收录了他,也建立了档案,但很快发现他和‘他们’说的那种精神病人不同,他和其他精神病人不一样,所以在那里又被单独研究后,告诉我不符合精神病人特征,又送回来了,但是期间几次实在又不同于常人,于是我们没办法,又送去别的地方的精神病院。其他地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得出一样的结论,让我领回家来。”

    “还用了什么方法?”

    “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我们也看过,国内的,还有国外友情援助的。”

    “都没问题吗?”

    陈涛母亲应了声,这已经是个被生活折磨多年的女人,皱纹刻在脸上,好像诉说岁月带给她的不安。

    那一刻我很同情这个家庭,于是道:“我需要陈涛曾看的心理医生和精神病院院长的联系方式。”

    陈母转身进屋,过一会拿出一个小匣子,递给我一张纸,匣子盖上的时候,我看到一沓一沓很厚的名片,各地的信息记录,想来陈涛母亲领着儿子这些年也没少奔波。